近年来,已有483年前史的广誉远运营状况却并不达观,不只常年在亏本的边际徜徉,还堕入财政造假风云。
8月22日,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誉远”)发表了2024年半年报。
2024年上半年,广誉远完结经营收入6.60亿元,同比下滑4.9%;归母净赢利为5960.31万元,同比添加13.75%。经营收入削减的一起,归母净赢利却在添加。
不过,此前被实锤的广誉远接连七年半财政造假的事项引起广泛注重,现在公司成绩真实性怎么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此外,在公司董事长频频变化的状况下,广誉远近年来经过加码摄生酒的战略能否突出重围,也值得继续注重。
1
广誉远困难扭亏,
上半年营收再下滑
广誉远始创于明朝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距今已有483年的前史,是我国现存前史最为悠长的中药企业与药品品牌。
广誉远其间历经了广盛号药店、广升聚、广升蔚、广升誉、广升远、山西中药厂、山西广誉远等十几个商号药厂更迭。作为我国最早的民间药店,比广盛号药店1669年创立的北京同仁堂以及1874年倒闭的胡庆余堂别离早128年和333年。
广誉远中心产品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的制造技艺先后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牛黄清心丸、西黄丸的制造技艺则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一起,定坤丹、安宫牛黄丸取得第一批“山西精品”确定,六味地黄丸传统制造技艺及姜炭制造技艺当选晋中市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
1996年11月5日,广誉远在上交所主板首发上市。